支部引领村企共建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寻会宁县草滩镇培育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会宁县草滩镇把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当头炮”,汇聚发展合力,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新路径,优化了产业布局,助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麦李村位于草滩镇东南部,总流域面积28.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3万亩,其中梯田6800亩。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670户2528人,党员46名,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和就近务工收入为主。2024年前三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3万元。
一直以来,麦李村主要以农户分散种植冬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基础粮食作物为主,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村集体经济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或养殖业,缺乏多元化经营,发展步伐缓慢。2018年以来,草滩镇麦李村抢抓各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政策机遇,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到2023年底,麦李村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0家、家庭农场2家,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600多亩,建成蔬菜塑料大棚2000座,配套建设冷库1座,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
探索多元发展方式,解决“发展方式单一”问题。麦李村是典型的山塬地貌,干旱少雨,受传统观念影响,麦李村产业结构单一,老百姓经营模式粗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放,广种薄收,仍然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党支部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社,农户“带地入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成蔬菜大棚2000座,逐步形成了籽葫芦、无籽西瓜、红葱种植和肉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体系。籽葫芦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红葱种植面积达500亩,肉羊饲养量达4000多只,走出了一条蔬菜大棚、露天蔬菜加传统农业的多元产业发展道路,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30万元。
草滩镇积极鼓励村两委盘活土地资源,整合连片集中田,注入资本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运用土地流转新模式,把农村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明晰化、集体资源市场化。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解决“带动发展不足”的问题。蔬菜大棚建立之初,由于缺少经验,大棚完全交由客商自行打理,村集体经济收益不高。经过镇村调查研究,建立“支部成立合作社、企业承包经营、农户享受分红”的三赢模式,同步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技术带动等方式,享受“全产业链”红利,在“家门口”解决就业150余人次,人均增收1万余元,就近务工收入达100余万元。农户每年分红收入70余万元,农户土地流转费收入50余万元,实现企业获利、集体得益、群众受惠的三方共赢。鼓励农户承包种植蔬菜大棚,种植企业就种植的各个技术环节对党员、种植大户进行培训,条件成熟后,由农户自发种植、就近销售,增加农户收入。
调整优化合作模式,解决“村企联动不畅”问题。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思路,推进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找准村级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契合点、需求连接点,真正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村党支部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向合作企业注入村集体经济入股资金26万元,每年保底分红2万余元以上。3家合作社、3名种植大户流转盘活1000余亩闲置田,推动“鸡大腿”红葱、籽葫芦、中药材等规模化种植,将闲置田、撂荒地转变为“增收田”,村集体通过技术服务、田间管理等收入2万余元。
麦李村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坚持向集体土地资源要收入、向特色产业要收入、向农业项目要收入、向招商引资要收入的具体路径,盘活村级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支部引领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关键所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在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立足村情实际谋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强企业、建强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村企共建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举措。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思路,吸引企业合作共建,通过入股分红、技术共享、就业务工等多种形式,让企业获利、集体得益、群众受惠,实现多方共赢。
联农带农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要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让村集体有钱办事,让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同步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技术带动等方式,让当地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草滩镇党委书记赵永奎表示,草滩镇将结合镇域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的发展之路,依靠农村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和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变“输血”为“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进一步壮大了草滩镇集体经济的实力。(李潇)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