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名字,承载几多乡愁,留下多少难忘回忆。如何让供销合作社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近年来,颍泉区宁老庄镇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秉承“为农、务农、姓农”理念,探索“党建引领+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新路径,村级供销合作社实现“四个转变”:从单纯的农资供应向城乡综合服务转变,从传统流通渠道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从卖原料向卖品牌转变。
初冬时节,退役军人、曹寨村党总支书记赫金海每天早上来到村部,将直播台上的袋装玉米、红枣、红豆、绿豆等农副产品码放整齐,准备上线直播,一边解答网友关心的农业农村问题,一边向网友推介曹寨村的特色产品。
“这些都是我们村的产品,由村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赫金海说,2021年7月,曹寨村依托市级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平台,率先成立了村供销合ag真人 ag真人平台作社,整合当地花生、玉米、豌豆、红枣、绿豆等特色农产品,开发了“曹寨有礼”大礼包,通过电商平台直播销售,很受欢迎。2024年,春节销售“乡阜情”五谷杂粮,端午节销售粽子和鸭蛋礼盒套餐,中秋节销售ag真人 ag真人平台月饼和石榴礼盒套餐,仅这几个假期就实现销售收入210万余元。线下,这些农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热捧。
曹寨村供销合作社只是宁老庄镇村级供销合作社的一个缩影。2022年底,宁老庄镇依托全镇200余个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指导20个村相继成立供销合作社,建立“双社联动”“双生(生产、生活)赋能”机制,大批农民变成新“社员”。各村供销合作社实行“631”股权分配结构,即村集体经济占股60%、村岗位人员占股30%、阜阳市晟焱供销合作社占股10%,保证供销合作社姓“公”,年终按比例分红,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乡镇党委是深化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传承‘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基础上,推进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治理机制创新,促进农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宁老庄镇党委书记赵中山说。
通过市场化手段组建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既要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又具有较强的经营服务能力,可以更好满足为农服务需要。目前,宁老庄镇基层供销合作社拥有农资经销点20家,各类仓库近万平方米,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135台(套),为村民提供耕、种、管、收、加、储等全方位服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惠农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前买化肥,要到集镇上的私人门市部,来回得大半天时间,价格贵不说,质量也不放心。”马窝村村民马军说。
在马窝村供销合作社,各种农资和百货齐全,销售员耐心地为前来购买农资的群众介绍。低于市场价格、免费送货上门、货真价实等,是村民在这里选购的主要原因。
在建社实践中,宁老庄镇针对各村资源禀赋,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创新构建“三农一生”模式: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申庄村供销合作社等配备标准化仓储、农机供应站,日常开展“耕、种、管、收”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资供应模式。姜堂村供销合作社、椿树村供销合作社等主要供应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确保质量最好、价格最优、服务最贴心;开设“庄稼医院”,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从种到收、从农资供应到技术服务的“保姆式”服务。
——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曹寨村供销合作社、枣树行村供销合作社等做好五谷杂粮、瓜桃梨枣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增值大文章。
——生活便民服务模式。马窝村供销合作社、老庄社区供销合作社等利用日用百货超市,布局综合性经营超市和邮政、快递配送网点,承接相关惠民业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原来农产品上行不畅,卡在‘最初一公里’;日用品进村滞后,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马窝村党总支副书记王雷说,村级供销合作社打通了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有效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让利于民,方便于民,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并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今年秋收秋种期间,凭借优质的农机、农资服务,申庄村供销合作社实现增收120多万元。“预计2024年村供销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可达300万元。”申庄村党总支委员段学梅介绍。
“建村供销合作社不难,难的是运转好,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供销合作社就是品质的保证’好口碑。”申庄村党总支书记陈金仲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很多事都能办了,村党总支威信自然提升了。目前,村供销合作社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有实力、有舞台、有担当、有情怀、有口碑”五个方面。
宁老庄镇土地资源丰富,小杂粮、小磨香油、年糕、红薯粉、土鸡蛋、豆制品、草莓、羊肚菌、新鲜果蔬等深受欢迎。目前,宁老庄镇各村供销合作社开发的“皖”美甄选、“颍泉好物”“宁老庄有礼”“乡阜情”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实体供销网络和农村电子商务,形成卖向全国的平台优势。
姜堂村供销合作社曾创下15天销售额突破50万元纪录。该村党总支书记丁文杰介绍,今年以来,村供销合作社化肥销售额达120万元左右,小麦和玉米种子销售额达28万元左右,其他农产品销售额50万元。预计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0万元。
曹寨村党总支委员张玲说,起初,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从线下卖到我们本地市场。赫金海打造“老兵直播间”后,通过直播带货,我们的农产品可以卖到全国各地。
网上下单、仓储配送、免费送货……网上供销发展迅速,群众只需“动动手指”,优质农资和日常用品就能在最短时间送达。
目前,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思路,积极依托当地名优特色产业品牌,宁老庄镇各村供销合作社做到了“四化”“五有”和“五统”:合作化、市场化、差异化、信息化,有制度、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营、有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经营。全镇涌现出徽菜园、粮颂、佳美味等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直播达人,吸纳本地1.5万多农户和2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
“产品销路不用愁,化肥种子送地头,庄稼收种有人管,百姓增收有盼头。”对于村级供销合作社带来的巨大变化,群众用这句顺口溜来表达心中的喜悦。目前,宁老庄镇各村供销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和金名片,呈现“降成本、增收入、优发展”多赢局面。
降成本。降农资成本,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种子、农药等,每亩地可降低成本40元至60元;降服务成本,围绕农业生产耕、种、管、收一体化作业,每亩可降低服务费用60元到100元;降经营成本,采用“集采集配”方式对农产品进行采购,有效减少中间差价。同时,根据群众需要,送货到指定地点。
增收入。增村集体收入,每个村级供销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纯利润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增村在岗人员收入,人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农民家门口增收。从2023年初成立到2024年前三季度,全镇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性收入达2546万元,村集体增收203.6万元。
优发展。优党组织引领,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使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变得更强;优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精准供给,使公益服务领域更加宽阔;优产业结构,依托供销合作社大数据清单,有针对性地发展五谷杂粮、果蔬、土鸡蛋、香油等产业,农产品由“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
村级供销合作社强势回归,村集体经济发展了,为老百姓服务的手段更多了,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姜堂村委会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开承诺:村集体年收入过20万元,对本村困难家庭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奖励1000元,举行本村参军人员欢送仪式;村集体年收入超过40万元,重阳节为本村80周岁以上老人集体过寿;村集体年收入超过60万元,为85周岁以上村民缴纳医保费用。
“通过两年探索实践,我们基层供销合作社打通了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参与,形成了供销合作社增效、土特产增值、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赵中山说,下一步,我们将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健全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广大农户和村集体不断增收,助力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余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